省委教育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聚焦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以“铸魂、明责、强基、先锋、融合”为主线,助推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教育强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强理论筑根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扎根铸魂。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校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推动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列席旁听等制度。深入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高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广东高校学习论坛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督促指导88所省管高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同省纪委开展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推动高校学查改贯通。依托高校科研力量、人才优势,开展党建研究工作,组织召开广东高校党建研究会年会,建立“一刊一号一论坛”(即广东高校党建研究会会刊《广东高校党建》、“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微信公众号、全省高校党建学习论坛)的工作矩阵,持续为高校党建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明责任畅机制,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责任链条。印发通知明确全省七类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推动高校党委、党委书记、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构建权责清晰的责任体系。深化“政治体检”,制定全省高校基层党建整改清单,督促高校厘清履职红线,确保巡察整改落地见效。从严抓好高校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抄送通报考核结果,强化结果运用,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体约谈,责令限期整改。
严体系固根本,构建全面过硬的基层党组织新格局。科学制定教育系统强基工程行动方案,制定落实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健全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优化和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高校基层一线全覆盖。会同省委组织部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省管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拟制加强和改进院(系)党的建设制度文件,出台民办高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规定、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若干措施等制度。通过持续培育立项一批“双创”单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开展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党务知识测试、微党课、创新案例和情景演示等,打造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高地。
优队伍强先锋,锻造忠诚担当的先锋模范排头兵。坚持政治标准,严把入口关,做好精准化发展党员工作。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深入高校开展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毕业生党员管理、不合格党员处置摸查等工作。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引导全省公办高校院(系)配备专职副书记、专职组织员,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实施“百千万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全省高校深入开展党员集中培训,选取4所高校开展党员基本培训试点,以点带面不断优化培训供给。
双融合深赋能,激发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新动能。遴选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打造一批精品党建课程和一批教育服务品牌,持续推动成果转化落地,稳步实现科研、人才优势向基层转化。动员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师生投身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推进建设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平台,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为教育强省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文刊于《广东党建》202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