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热”疫情防控工作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的工作部署,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以下简称“两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投身爱国卫生运动。
党建引领,迅速行动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分别于8月2日、3日、12日召开“两热”防控工作会议,传达上级及属地关于“两热”防控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校园防控工作。学校领导靠前指挥,及时成立“两热”防控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迅速落实,动员广大教职员工和留校学生共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学校召开“两热”防控工作会议
学校党委组织部于8月3日发出《关于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充分发挥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的倡议书》,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450余名党员、1430余名师生群众下沉一线,积极投身爱国卫生运动。
凝聚合力,筑牢防线
学校各二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协同学校后勤、学工、各校区办等部门,强化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与病媒生物防治,确保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机关党委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走在前、做表率”作用,机关党委委员分别到机关各部门办公室及相关区域检查环境卫生情况,对有卫生隐患的第一时间通知整改,并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共53人组成志愿服务队,协助总务后勤部、学工部等做好防控工作。总务后勤部党支部紧盯校园内绿化绿篱、水池、地下车库、排水系统、垃圾堆放点、天台楼顶、宿舍楼周边、食堂周边等重点场所和部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并组织开展消杀灭蚊,切实降低蚊媒密度;学工部党支部召开3次线上学生工作会议,组织各培养单位每周开展2次学生宿舍工作巡查,资助中心及时购置了驱蚊水发放给暑假留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党委宣传部党支部通过微信公众号、横幅、宣传栏等渠道及时报道学校防控工作、科普防控知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药学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细化责任分工,每日安排专人值班,建立排查预警机制,动态掌握师生健康状况。中药学院党委重点针对学院中庭种植区域和百草园存在的卫生隐患进行集中整改,清除蚊虫孳生地。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党委组织党员群众80余人开展卫生大扫除,对实验室、阳台、楼道等场所的积水进行全面清理。基础医学院党委压实各党支部责任,由支部书记带头,组织党员骨干学习防控知识,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和每日值班人员。护理学院党委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前往赤岗校区暑假留校学生宿舍进行内外大扫除,灭蚊清积水。健康学院党委、中医学院党委、食品科学学院党委、医药化工学院党委、医药商学院党委、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严格落实学校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宣传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普及防控知识,组织党员师生对办公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场所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洁。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党委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对三校区的办公室、机房、实验室、会议室等进行清理,不留死角。离退休教职工党委精准掌握老同志,尤其是高龄、独居、患病老同志的动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向老同志宣传防控知识。直属中山校区党支部、直属云浮校区党支部严格落实学校和属地要求,成立防控工作党员先锋突击队和防控工作督导检查队,加大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杀灭蚊。直属体育部党支部对各校区运动场地进行巡查,清理卫生死角,监督大学城校园游泳场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杀。直属教学实验中心党支部每日彻底清扫实验台底、仪器设备间隙、储物柜角落等区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直属研究生院党支部、直属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直属图书馆党支部、直属学报编辑部党支部、直属动物实验中心党支部、直属中医药研究所党支部、直属新药研发中心党支部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清除办公区域卫生死角,清倒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并严格落实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直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支部在科技园园区的洗手间等蚊虫易孳生地放置驱蚊装置,向园区企业科普防控知识,派发驱蚊片并指导灭蚊。



第一时间在各校区悬挂防蚊灭蚊宣传横幅



修剪绿化带、树木,减少蚊虫藏匿



加强消杀力度,降低蚊媒密度









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发挥优势,服务地方
学校各有关单位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和专家作用,为“两热”防控提供智力支持。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防控科普文章(视频)8篇(条),协调院内专家接受媒体采访进行防控科普3次。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合社区工作人员逐户开展健康宣讲,发放宣传单和灭蚊用品,告知居民“两热”的典型症状,提醒居民清理家中积水死角。医护人员除了每日入户调查布雷图指数,还定期在居民区、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蚊媒密度监测,掌握蚊媒孳生动态,评估蚊媒消杀效果,为社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科研团队参与研发出基孔肯雅热病毒快速检测产品体系,将检测时间大幅缩短至30分钟内,实现随到随检的高效检测模式,目前已在佛山市南海区进行运用。公共卫生学院营卫儿少教工党支部积极联系海珠区疾控并组织学生志愿者支援现场工作;王烁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党支部与广州市卫生健康教育宣传中心合作制作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卫化系教工党支部和学生第四党支部组建的“渔你乡随”“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肇庆怀集新平村,将实验室理论与田间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利用“稻鱼混作”模式,探索生态防控新路径。直属中山校区党支部支援属地“两热”防控工作,将支部党员编入结对的长命水村网格,协助清除村居积水和开展入户宣传。

公共卫生学院科研团队参与研发出基孔肯雅热病毒快速检测产品体系

公共卫生学院“渔你乡随”团队探索生态防控新路径

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检查和宣传
防控“两热”没有旁观者
每一扇推开的宿舍门窗
每一处清理过的卫生死角
都是对平安健康校园的庄严承诺
480处防蚊网的金属光泽
3.8万平方米修剪整齐的绿化带
80张科普海报传递的防控知识
日均清运垃圾1.2吨
——这些数字背后
是广药大人用务实的行动编织的安全防护网
要特别感谢300余名突击队员、物业人员的昼夜奋战
他们用汗水浇灌出最坚实的防蚊屏障!